老师回答的问题
独当一面代表的是他的能力。懒惰的评判通常体现为执行过程的状态与任务交付的质量。过程的状态通常表现为做事拖拉,不催不做等行为。可以通过时间结点强化和工作跟进来增加其压力,挤压其懒惰的空间。任务响应的结果则应该在下达任务时明确接收标准,交付不达标则严厉惩戒批评。说起来也就是执行不力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用一套小执行跟进系统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三种任务(交办、例行、主动改善)均强化时间结点,系统自动评分,按月自动统计任务,自动算出得分率和对应绩效奖。执行者会有高度的紧张感。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 2014年08月08日 03时40分15秒浏览次数(1555)回答人数(3)
转型关键是看你掌握的资源优势了,企业转型通常是经营吃力而转或更高追求而转。ZF升级这个提法有些不妥,任何行业都有干到顶级的企业。除非市场需求灭绝。
- 2014年07月16日 07时39分41秒浏览次数(737)回答人数(2)
留人:1、钱,中层干部还没到为精神而战的地步,有竞争力的薪酬是原因之一;2、情,薪酬差不多的情况,有情有义可以加分;3、愿景,企业能干部感觉到未来2-3年留在企业很有搞头。
- 2014年07月28日 00时01分09秒浏览次数(4425)回答人数(9)
要知道执行力是可以讲几天课的,虽然是有些过份包装,但确实细究起来原因太多。以不变应万变提升执行力的方法应善用检查。1、管理执行:喊执行力的人往往是身居上位的领导者,潜意识中领导们口中的执行力是指下属,跟自己无关,所以才有了自动自发的谬论。下级的执行源于上级的检查,检查跟踪体现的就是上级自己的执行力,试想下级执不执行没人过问,执行好坏无人评价,搞对搞错无奖无罚,他还执行一定是神经有问题。2、个体的执行力:体现在对监督的依赖程度。内在因素,性格习惯使然,外在因素:环境、成长因素。企业多从机制上考虑!
- 2014年07月16日 11时47分56秒浏览次数(2181)回答人数(8)
1、事前控制,制定浪费标准,层层划定责任;根据浪费执行奖罚措施;2、事中控制,过程需要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异常浪费快速反馈机制;事后控制:总结分析浪费改善方案,制订新的浪费降低目标
- 2014年07月16日 06时44分10秒浏览次数(1161)回答人数(2)
如果只是变革的阻力,还够不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见过最严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可以控制老板的思维和决策的人。老板敬他、畏他、迷他!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你份量够可以直抒己见,把老板拉回到公正立场上来,再制订规则进行制衡。份量不够就认了,要嘛服从要嘛走路。
如果只是改革的阻力,关键看老板的态度,老板不敢、不想让盯子户改,找个该盯子户可以不改的理由以服众,绕过他,其它人照改就行了。如果老板坚定的要所有人都改革,发动群众施加压力,争取老板支持,形成改革之势不可违的局面。再牛B的人也硬不过大势的。
- 2014年07月16日 11时50分56秒浏览次数(1371)回答人数(5)